名师引领通识课“医药前沿与挑战”第五季第一讲:生物光学成像与脑空间信息学讲座时间10月9日 周四第九、十节(16:00—17:40)讲座地点南开大学省身楼二楼报告厅
新一季“名师引领”系列通识课——《医药前沿与挑战》,将于10月9日正式开讲!该课程由曹雪涛院士领衔,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今年迎来第五季的精彩延续。本季课程由南开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联合打造,特邀侯凡凡院士等12位医药领域的两院院士联袂授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课程紧密围绕“健康中国2030”战略,聚焦医药领域的关键议题,内容涵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肿瘤学、骨创伤学等临床医学热点,并延伸至再生医学、药物研发创新、中医中药、医工交叉等前沿方向。通过系统讲授,引导青年学子深入理解全球医药领域在临床实践、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及多学科融合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授课时间:10月9日起,每周四第9-10节课(16:00–17:40)授课地点:南开大学省身楼二楼报告厅/天津医科大学隆德厅欢迎同学们踊跃参与,与院士名家共探医药未来!
9月25日,医学院教职员工大会在两校区同步召开。会议在总结上学期重点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传达解读了“新医科”建设规划,通报了医学院搬迁工作进展,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并选举调整了学院教代会、工会委员。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孔祥悦主持,全体教职工参会。首先,学院严格落实院务公开制度,就近期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常务副院长杨爽对“新医科”建设规划进行了详细解读,重点围绕加强医学学科建设、推进“医科+”交叉学科融合、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效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学科建设的当前进展与实施路径。随后,副院长丛培芳通报了医学院搬迁工作最新动态,从人员分组安排、整体搬迁进度、专项工作组织机构设置等维度,具体说明了搬迁工作的推进情况。在警示教育环节,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六个新篇章”中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党委书记许萌带领全体教职工重温《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强调全体教师要严守课堂教学纪律、科研学术规范和廉洁从业底线,共同谱写“素质提升、德业双馨”的教师队伍建设新篇章,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保障。党委副书记
9月10日下午,医学院在思源堂204会议室举办教师节尊师主题月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许萌、常务副院长杨爽、副院长丛培芳、副书记兼副院长孔祥悦出席会议,学院教师代表以及近两年来新入职教职工共同参会。会议由学院教代会主席漆智教授主持。 杨爽代表学院对新教师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学院引领全体教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期望大家能快速完成角色转变,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 经验分享环节,专任教师兼任专职辅导员张凯旋老师结合自身实践,生动介绍了在从事教学科研与辅导员工作中,找到平衡互相支撑的心得与挑战;天津市教学奖获奖教师申天宇老师围绕课程教学、课程思政等方面分享了本科教学经验;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刘敬民老师从科研课题以及项目申请等角度,为新教工提供了科研起步的实用建议;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贾浩老师以其指导学生团队参赛并获国际金牌的经历,激发了大家的浓厚兴趣。与会教师围绕教书育人、科研创新、专业所长开展交流。 许萌代表学院向与会教师致以教师节问候并充分肯定此次座谈会的重要意义,寄语新教职工要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师德师风、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发展融入学院和学校
2025年8月22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南开大学眼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五五”规划教材暨全国高等学校新形态本科眼视光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编写会议在南开大学眼科学研究院顺利召开。国内多位顶尖眼科及屈光手术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屈光手术学》教材编写内容展开积极讨论。为了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教材对新时代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满足本科教育教学需求,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眼视光学专业人才,人民卫生出版社启动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五五”规划教材暨全国高等学校新形态本科眼视光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屈光手术学》以南开大学王雁教授、温州医科大学胡亮教授作为主编,山东中医药大学毕宏生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赵少贞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周激波教授作为副主编,汇集了来自南开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8月15日至19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医学竞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举办。该赛事原为“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本次为首度更名并升级为国家级A类赛事,规模与参与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来自全球20个国家、300余所高校的4.5万余名学生齐聚一堂。经过层层选拔,10个国家、200余所高校的820余支团队晋级总决赛,4000余名师生及200多位评审专家齐聚泉城。 经过初赛和复赛的层层选拔,南开大学医学院最终有两支参赛团队晋级总决赛并表现突出,双双荣获“金奖”,彰显了南开医学的强大实力与创新活力。 一切科学进步都离不开创新,医学更是如此。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学识、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卓越医学人才。此次获奖项目在基础医学、疾病机制、诊疗技术、药物研发及AI应用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体现了南开医学守正创新、不懈耕耘的传统。 优异成绩依托于强有力的师资和系统化的培养机制。自赛事启动以来,医学院高度重视,在院领导关心与指导下,有序组织校赛选拔和多轮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全程指导,从创新凝练、方案设计到答辩技巧全
为加强国际医学交流与合作,探索医疗前沿发展与人才培养新模式,8月4日下午,南开大学医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与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罗西奥圣母医院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实训楼成功举办交流座谈会。本次座谈会旨在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对话平台,促进三方在医学教育、临床研究、学科建设及医院管理等方面的深度交流与经验互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王凤梅、南开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段峰以及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罗西奥圣母医院教授Fernando De La Portilla分别率相关领域专家和管理团队出席了会议。座谈会上,三方代表首先介绍了各自机构的发展历史、优势学科、科研实力以及国际化战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重点分享了其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急危重症救治、器官移植等领域的突出成就和先进管理经验。南开大学医学院强调了其在基础医学研究、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以及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方面的成果与规划。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罗西奥圣母医院作为安达卢西亚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大学附属医院之一,则介绍了其在欧洲领先的医疗技术、多学科协作模式、临床研究转化以及移植中心经验。此次会议聚焦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就建立“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7月1日上午,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人事处处长温晓清一行到访医学院就医学学科人才培养和引育专题开展调研座谈。市卫健委人事处三级调研员王宁,南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事处处长胡琳、战略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杨臻陪同到访。校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尹刚,医建办主任黄毅、副主任王转运,医学院党委书记许萌、常务副院长杨爽、党委副书记孔祥悦,医建办、医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议由许萌主持。 温晓清详细介绍了市卫健委人事人才工作基本情况,以及与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引育工作的有关规划和需求。黄毅、尹刚、胡琳分别就学校与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共建进展、高端人才引育政策和合作开展情况、第一附属医院人才引进政策等进行了汇报和介绍。杨爽、孔祥悦介绍了医学生培养和就业的相关情况。 与会各方围绕搭建高层次医学复合人才培养平台、博士后工作站共建合作、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探讨,就进一步开展医教融合、人才共育等达成共识。
6月1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十八届全球乳业大会上,由国际食品与饮料行业权威媒体FoodBev Media主办的“2025年世界乳品创新大奖”隆重揭晓。由南开大学-迈胜营养研究联合实验室(南开大学校企联合实验室)研发的“迈胜20克液体蛋白”产品从来自11个国家的40个多个乳业顶尖品牌中脱颖而出,荣膺 “最佳初创金奖”,这标志着南开大学校企联合实验室研发成果获得国际认可。全球乳业大会由全球食品饮料咨询机构是世界重量级乳业论坛之一,大会上颁发的世界乳品创新大奖,被誉为“全球乳业年度创新风向标”。每届大会期间,国际乳品联合会(IDF)、荷兰合作银行、凯度等国际专业机构,全球知名的乳企领袖、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分享最前沿的乳业创新成果,共商全球乳业发展,共议全球乳业合作。南开大学-迈胜营养研究联合实验室成立于2023年4月,由南开大学和蒙牛集团旗下专注于运动营养健康产品业务的子公司上海迈向胜利健康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立。该联合实验室依托于南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研究优势,开展营养与健康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品牌迭代,目前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