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蓝芳 摄影 宗琪琪)日前,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组一行来校进行为期4天的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现场考察。10月26日,南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汇报会在八里台校区省身楼报告厅举行。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桂永浩教授,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医科大学于晓松教授,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王妍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厉岩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宋茂民教授、兰州大学宋焱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颜虹教授,专家组秘书、南方医科大学朱汉祎、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王馨田,天津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建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院长黄建军出席汇报会。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校长曹雪涛,常务副校长许京军,党委副书记杨克欣,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义丹,副校长李靖、王磊、陈军、王新生,党委常委梁琪、李君,校长助理曲凯、张伯伟,南开大学附属第一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况丹教授、副院长彭林教授,南开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朱思伟教授、南开大学附属第三中心医院副院长高洁教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卫勤处处长史文举参加。 会前,杨庆山、曹雪涛、王建国、黄建军会见了专家组一行。杨庆山对专家组来
10月22日,南开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校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队伍建设、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实质性合作,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推动“健康中国2030”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实施,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医教研协同,探索“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天津医学教育发展和高水平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签约仪式在南开大学举行。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姚智,天津医科大学校长颜华出席。曹雪涛、颜华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许京军主持签约仪式。仪式上,杨庆山说,当前,南开大学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六个新篇章”。制定实施“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将生医学科作为新的重要增长点,大力支持医学学科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可喜进展。此次与天津医科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是南开大学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卫生与健康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两校为国家和天津作出更多更大贡献,也为两校未来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近日,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别到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社区、东海路社区、桃园街社区等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习。三家医院负责人分别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相关科室,介绍了基层社区医院的职能和工作情况。学生陈舒婷说,中国的医疗体系分为多级,每一级都有各自的职责,如果每一级的医疗机构都各司其职,中国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上医治未病”,社区医院正是“上医”,是社区居民健康防护的第一线,做好社区医院建设,为“健康中国”构筑稳固的基础,发挥出基层医院的重要作用!学生关聪聪说,天津河西区陈塘庄社区医院作为天津市6所示范社区医院之一,院内设施齐全,门口的多媒体显示器可查询各种相关信息,从药品到社区医院相关设施。并且设有特色的中医相关治疗区域。了解到从出生,疫苗接种,到老年慢性病治疗等,社区医院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胡甲琳说,在社区见习活动中,我们来到了东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身感受了社区医院的氛围。院长和老师们热心引导着我们参观学习了医院的各个分区,耐心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也了解了社区医院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十分地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公共卫生和国医堂,更多病人在不舒服时选择首
通讯员 崔建林)近日,2020年天津市科学实验展演汇演大赛决赛落下帷幕。南开大学医学院选送的原创科普剧参赛作品《开学第一天,‘救’摊上事了》从全市63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杀入决赛,并获得大赛优秀奖第一名。天津市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是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和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重点科普品牌活动,本届活动主题为“科技战疫 创新强国”,旨在通过科学实验结合现场展演,展示科学原理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学们都认为新时代的南开青年,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 继续做实志愿实践,谱写青年报国华章。医学院崔建林老师、文学院田亦洲老师担任指导老师, 由我院学生原创的科普剧《开学第一天,‘救’摊上事了》,以“消防安全,‘救’在身边”为主题,讲述了新冠疫情下开学过程中,日常防疫、酒精消毒,火灾爆炸事故防范,事故现场逃生急救等内容。从科普的角度,以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切勿在密闭空间喷洒酒精消毒;发生火灾爆炸应尽快远离;事故现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科学常识。另外,由南开大学医学院崔建林老师报送的微视频作品《如果地震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获得市
报告会信息:主办单位: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天津公共卫生与健康联合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时间:2020年10月20日(周二)14:00-15:45地点: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综合业务西楼122报告厅(一)领导会见及致辞时间内容主持人14:00 –14:10南开大学王磊副校长会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光研究员14:10 –14:25南开大学王磊副校长致辞徐建国院士14:25– 14:30南开大学王磊副校长为曾光研究员颁发南开公共卫生讲堂纪念证书(二)学术报告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14:30 –15:30新冠疫情防控与公共卫生改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 研究员徐建国 院士15:30 –15:45提问环节师生听众对报告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提问曾光研究员简介:曾光,北京人,1946年出生。1970年河北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82年协和医大流行病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流行病学首席专家(2000-2019年);北京市政府参事(2007年至今)。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创始人,荣
在加快医学教育创新改革以及第一轮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完成在即的背景下,为提高学院教师对新型教育理念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医学院于10月14日中午面向全体专任教师和实验技术系列教师举办医学教育教学新理念培训讲座。邀请学院6名骨干教师分别对3个教学新理念(“PBL”“形成性评价”“自主学习”),2个南开特色的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服务性学习”)以及1种临床考核形式(“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进行介绍。 谭小月副院长介绍了此次讲座的背景。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帮助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迎接认证专家组的现场检查;同时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全面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培训会上,金鑫老师介绍了“PBL(问题导向教学法)”,这是从实际问题开始以获取新知识和实现这些知识的整合为目的的学习方法,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王利凤老师围绕南开特色教学模型“O-AMAS”介绍了“有效教学”,其核心理念是“学生为中心、目标为导向、互动为灵魂”,旨在建设“四有”课堂; 李晓娟老师介绍了“形成性评价”,提出形成性评价是一种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许亚楠)10月9日,南开大学在八里台校区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校长曹雪涛,常务副校长许京军,副校长李靖、王磊,校长助理曲凯、张伯伟,南开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朱思伟、院长高明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王新生主持。 会上,学校教务处、医学院负责人汇报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背景、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进度和准备情况、专家入校现场考察安排和学校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曹雪涛在听取汇报后指出,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是推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全校各单位、各教学医院要做好充分准备,通力配合确保通过认证。要尽快成立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成立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小组,负责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具体实施。学校各相关单位要通力协助、抓好落实。教务处和医学院要进一步细化专家入校现场考察任务分工,明确工作标准,找准专业建设上的薄弱环节,与各单位特别是教学医院做好精准对接。 朱思伟、高明表示,将根据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分工,按照认证标准进一步梳理临床教学工作,与学校做好对接,全力支持学校完成此次专
10月9日,医学院召开干部送岗会,校长曹雪涛,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君,南开大学人民医院院长高明出席会议,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高海燕主持。 会上,李君介绍了南开大学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并宣读了学校党委的任职决定,聘请朱思伟为南开大学人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医学院副院长。朱思伟作表态发言,他感谢南开大学和曹校长的信任,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从医院资源和临床医学课程等方面配合学校和医学院做好医学学科建设。 随后,曹雪涛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干部调整是学校党委从干部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做出的决定。学校将加大力度推动医学学科发展,一是加强内部建设,对教师队伍和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二是拓展资源,加强与天津市医疗资源充分深度融合。同时,他对医学院班子建设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好全局;二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三是按照好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希望领导班子要团结协作,胸怀大局,面向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机遇,奋勇直前,希望医学院越办越好。 据悉,朱思伟教授,历任天津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树牢“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理念。医学院在思源堂启动了“实验室安全宣传月”活动。9月25日,医学院副院长张艳在启动仪式讲话,向师生们强调了提高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和能力,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意义。实验室设备处技术安全科王满意副科长为大家做了实验室安全培训。王满意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重点详细解读了用电、危化品、特种设备、生物安全与防护等方面的安全常识。同时具体介绍了实验室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我校的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安全培训提升了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物业维保人员为师生讲解了灭火器、消火栓和水带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随后进行了消防演练,通过实操练习和亲身体验,提高了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医学院安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分别就各自负责的危化品和危险废物、特种和加热设备、气体钢瓶和液氮、生物和实验动物、安全准入和考试等内容和师生做了分享交流。启动仪式后2020级硕士研究生于静说,实验室安全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底线,通过培训学到了很多实验室安全知识,并不断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在将来的实验室工作中也会严格遵守。2020级博士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