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医学院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医学院党委书记高海燕出席并为老党员赵金芳、徐书坤颁发纪念章,代表学院党委向两位党龄满50年老党员表示衷心的祝贺以及崇高的敬意。党委副书记许萌、副院长张艳出席纪念章颁发仪式。老党员徐书坤动情地说:“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缺吃少穿的年代走到现如今,我深深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老党员赵金芳回顾了自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党的深厚情感、对获得荣誉的光荣自豪和继续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的坚定决心。高海燕指出,两位老党员是医学院发展、成长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奉献者,用忠诚无悔的责任担当,为医学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留下了老党员们砥砺奋进的光荣足迹。他要求,广大师生党员要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从百年党史中赓续精神血脉,传承好、弘扬好老党员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纪念章的“荣光”里体悟出敬业和实干,自觉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医学院工作的新局面。
南开大学医学院2021届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合影(通讯员 张楠 殷艺萌)岁月常新,流光易逝。在不知不觉中,毕业季已悄然而至。在学校与医院的共同领导下,师生们在口腔医学领域的辛勤耕耘又一次迎来了收获的喜悦。根据今年南开大学对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院领导工作部署,医院5月份共举行了四场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涉及口腔修复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4个教研室。本次南开大学参加答辩的27名同学,全员顺利通过答辩。南开大学医学院口腔系2021届21名本科生经过4年理论实训课程学习及1年临床实习,也终于顺利毕业了,将奔赴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高等医学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毕业季,离别不说再见,青春不负韶华,让我们一起祝福毕业的口腔学子们未来可期!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
6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为医学院师生党员代表讲党课,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二指导组组长张光强及成员韩锐出席会议,会议由医学院党委书记高海燕主持。 在八里台校区省身楼,张光强、韩锐旁听了曹雪涛为师生讲授专题党课。曹雪涛以“从百年党史看敢于进行伟大斗争的政治品格”为题,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斗争的历史进程,深刻阐述了百年伟大斗争彰显的四重逻辑,并结合南开大学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提出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基本要求。这堂党课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党风教育,也是一次广泛的思想动员,对广大师生党员学好党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光强在课后表示,党课围绕百年党史贯穿始终的斗争精神、奋斗精神,紧紧结合南开大学的历史和发展进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分析透彻。他鼓励青年学子,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抓住此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利契机,深入了解党的奋斗史、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脚踏实地、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通讯员周萍萍)6月18日,南开区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敖立功一行来校专程看望杨爽教授。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于海,医学院党委书记高海燕在思源堂会见了客人。敖立功代表南开区委对杨爽教授当选为致公党天津市南开区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表示祝贺,向南开大学对党外人士的培养和输送表示感谢,并希望进一步搭建区校合作的平台,增进产学研结合,在学校发展、南开区发展,党派组织发展上多做工作。于海代表学校向南开区委和统战部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南开大学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服务管理, 重视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将继续为党外代表人士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支持和保障。高海燕表示,杨爽教授担任移植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医学院副院长,并长期从事肿瘤病理生物学和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学院党委重视和支持杨爽教授开展各项工作。杨爽表示,感谢南开区委和学校党委的培养和信任,将会认真学习和熟悉新的工作岗位,高质量地做好党派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工作,为学校和南开区建设贡献力量。南开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苏薇,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萌参加会见。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郝静秋摄影郑泽宁)6月1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赴天津市眼科医院调研座谈,双方就开展医教研深度合作进行广泛交流。天津市眼科医院党委书记王春革,院长王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天津市眼科医院纪委书记钟艳颖,副院长洪亮出席座谈会。 会上,王雁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包括医疗情况、师资力量、教学情况、科研发展、未来建设等内容。她说,天津市眼科医院与南开大学有着良好合作关系,希望在此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教学发展、人才引进等领域深化合作,实现携手共赢,共同助力天津医学教育发展,为我国眼科事业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贡献力量。 曹雪涛指出,天津市眼科医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医院技术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是天津市的一张亮眼名片。希望通过此次交流,南开大学能够与天津市眼科医院继续携手,面向人类生命健康这个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高站位、大视野、硬措施、好成效谋划合作发展,实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融合,共同努力打造一个立足天津、面向全国、走向国际的一流眼科医学中心,不断为我国卫生健
呼吁全社会增强爱眼护眼意识南开新闻网讯(记者韦承金摄影报道)2021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当天,由南开大学、天津市眼科医院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医学院、附属小学、幼儿园协办的“力行爱眼护眼拥抱光明未来”眼健康志愿服务活动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举行,天津市眼科医院医务人员走进南开园,为南开大学师生以及附属小学、幼儿园小朋友普及眼科知识、护眼常识,提供眼科咨询和义诊服务,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天津市眼科医院党委书记王春革、天津市眼科医院院长王雁出席活动。 曹雪涛在致辞中对此次活动的各位参与者表示欢迎,对天津市眼科医院各位专家的莅临和付出感谢。他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视力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迎接建党100周年,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要求,值此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南开大学联
5月29日,致公党天津市南开区第四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致公党天津市南开区第四届委员会,我院杨爽教授当选主任委员。
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南开大学,全面结合南开大学在医学、化学、药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于2017年底组建成立。实验室以食品科学和健康为研究核心,重点围绕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食品安全检测与疾病诊疗3个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致力于从食品营养、食品品质、食品功能、食品原料等多角度构建起适合我国居民营养健康需求的食品营养理论与健康食品保障技术体系。因科研工作需要,天津市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若干名,欢迎感兴趣的研究人员于6月30日24:00前应聘。一、申请条件1.申请者应为食品安全、食品加工、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发酵等相关研究方向博士毕业生。2.申请者应为博士毕业3年内的优秀博士毕业生,身心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4年12月以后出生)。3.申请者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具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具备成为学校专任教师的发展潜力。4.在相关领域期刊和会议上已发表高水平论文,对本领域基础知识和前沿方向有良好把握。5.来自世界排名前100所高校或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的优秀应聘者优先。二
(通讯员:吴永畅)2021年5月21日,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决赛拉开帷幕。我校医学院教师、南开有效教学团队(NKET)成员王利凤荣获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一等奖。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简称“大赛”)(XJTLU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ing Innovation Award)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承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高等院校的老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改革上的创新举措。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教学创新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教育创新者构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共创未来的平台,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把学生学习体验的提升作为关注的核心。大赛囊括全国各类高校涵盖理工、经管、医学等不同学科和跨学科结合的创新实践案例。参加比赛的老师和教学团队无论来自985、民办高校还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都聚焦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长,应对一线教学中遇到的多元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 本次比赛
(通讯员彭茜)5月2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决赛在青岛拉开帷幕。我院共有三位教师的作品入围决赛,经过两天激烈的角逐,斩获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其中,王艳凤老师作品《呼吸道分泌物采样训练仿真模型的研制》、崔建林老师作品《斑马鱼成鱼行为轨迹采集平台》荣获自由设计类二等奖;刘寅老师作品《虚拟仿真外科开皮实训设备的开发》荣获自由设计类三等奖。“全国高等学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是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以发掘高校教师设计制作教学仪器设备和设计开发探究性实验的创造性为抓手,鼓励高校教师运用自制教学仪器设备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重点、疑难问题,提升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全国性大赛。该大赛始创于2008年,前身为“高等学校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展示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此次为第六届。共有来自全国140余所高校的350余件作品入围决赛。